学贷险工作手记:助学贷款照亮每个向上的梦想

八月 13, 2025/ 0 评论

刘薇/电话服务中心

六月,是梦想绽放的季节,也是国家助学贷款咨询的高峰期。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怀揣大学梦的学子们,带着希望和忐忑,拨通咨询电话,而我,则在电话的另一头。

“答”出希望火种

清晨,刚落座,电话铃声便急促响起。听筒那头,传来有些怯生生的提问:“老师,像我这种情况,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吗?”没等我回应,她便急切地诉说家庭困境:“我们家是低保户,父母因病无法劳作,年迈的爷爷和读初中的弟弟需要照顾,学费实在负担不起……但毕业后我一定按时还!”她生怕被拒的真诚透过电话清晰可感。我放缓语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解释“信用贷款”“财政贴息”等等政策,一步步指导她填写信息,准备材料。通话结束时,她的声音明显轻快许多。我想这通电话,不仅解答了疑惑,也在她心中点燃了更多希望。

“浇”筑信任桥梁

午后,系统提示待复核材料已经堆积如山。一份来自内蒙古大学的申请引起我的注意——本该上传家庭困

难证明的地方,显示的却是一张破旧的残疾证。按申请规则我本可以直接退回,但看着磨损的证件,我不禁在想:他是否遇到了特殊困难?电话接通后,小王语气焦急:“老师,我家住偏远地区,打印材料需要等到明天,我怕错过了申请时间……”了解情况后,我们决定特事特办,暂不退回申请,并安排专员跟进,通过后台直接帮助这位同学替换材料,最大程度简化流程。贷中审核,是信任的基石。这一环节,需要在规则与人情间找到平衡。我们也在尽己所能地以专业和温度,确保国家政策能够精准落地。

“援”守信用起点

毕业季也是还款季。前期,我们准时发出了《致毕业生的一封信》,提醒毕业生们履行还款责任,维护个人信用。这天,应届毕业生小胡却带着哭腔来电:“老师,对不起!公司倒闭了,试用期工资都没拿到,我房租都交不上……”我宽慰他:“别着急,这是你人生第一笔信用记录,你的重视很可贵。现在还在贷款的宽限期内,每月只需要支付60元利息。我们公司考虑到毕业生就业不易,是允许分期还的。”听到这些,他连声道谢,情绪也明显轻松了一些。贷后管理,是信用启蒙。我们不是简单追索,而是助力年轻人建立宝贵信用基石,守护他们从校园到社会的关键过渡。

华灯初上,他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交织——从懵懂咨询到材料审核,再到初入职场。这条业务线,串联起梦想萌芽、学业启程与人生转型。在贷前点燃希望,贷中搭建信任,贷后守护信用。多年来,华安保险所深耕的国家助学贷款保险业务,正是运用金融工具分散风险,以市场化方式高效履行社会责任,将保险产品落地为可感可触的现实保障。而我们的岗位价值,远不止于流程处理,更是国家教育公平承诺的守护者。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