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模式”工作手记:保险资管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八月 13, 2025/ 0 评论

李正浩/上海分公司

为深入理解、贯彻落实“台州模式”,探索保险端与资管端协同发展路径,近期,上海分公司成立了“长宁-台州模式”推动小组,与资管公司展开全面沟通。今天,应资管公司邀约,我前往资管旗下的投资公司沟通投资标的在保险端的产能拓展。

风险管理中,保险是用来规避低损率、高损额风险的工具,用以防控企业经营风险。资本端的需求主要是提高目标企业利润以提高投资收益,提高利润有两个维度,一方面是降本和增效,另一方面是保证投资本金安全。围绕这些需求,我们进行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头脑风暴,最终提出了对现有的董监高责任险产品进行力推,并对两款合作中的少儿医疗险和竞业限制保险产品进行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意见。

其中,董监高责任险产品可有效转嫁投资标的企业董事高管及投资团队决策风险,已获得资管及其客户的高度认可,具备良好推动前景。接下来我们将对少儿医疗险进行延伸开发,利用上海分公司在少儿客群的丰富经验,拟将现有视力矫正保险产品复制至牙齿矫正领域,实现对少儿客户群体的二次深度开发,同时实现营业额增长,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此外,针对投资标的企业创始人面临的竞业协议法律风险,分公司也将与总公司联合开发竞业限制保险相关产品,可以为资管端提供本金安全保障。

经过这次深入沟通,也让我对“台州模式”的落实产生了新的认识。原以为“台州模式”就是简单的利用资管资源优势,对现有保险产品展开进一步的推广。但通过沟通,才发现“台州模式”的落地远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容易。每一投资标的都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企业没有重资产,对保证资产安全需求不高,就意味着企财险几乎没有购买价值,反而在知识产权、责任方面有很强的保障需求;而有的企业需要借助资管、保险的客源去扩张规模。这就更加考验核保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各险种组合的开发能力,要求核保人在各领域、各层面都有一定的理解,同样,这也是未来我们为客户打造保险生态圈的必经之路,每一个核保人的最终形态都是经纪人。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