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管理工作手记:解除“大车警报”

八月 13, 2025/ 0 评论

张上/山东分公司

这天一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办公系统里山东分公司最新的月度赔付数据报表。像我们干车险产品经理的,看数据就跟老司机看仪表盘一样——哪个红灯亮了,心里就得咯噔一下。这不,报表上临沂地区的十吨以上营业货车赔付率,最近就像被生生掰弯的指针,短短一个月时间,愣是往上猛蹿了15个百分点!干了这么多年,我非常清楚这些数据不会平白无故“发疯”,15个点的背后,铁定藏“猫腻”,得赶紧弄明白。

揪住病灶:从数字里“扒拉”真相

九点开完晨会,我立马把临沂中支所有十吨以上营业货车的业务数据调了出来:保单明细、理赔清单、车型细分、业务来源……电脑桌面瞬间被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图表铺满了。我像老会计查账一般,一笔一笔抠,比对中问题很快就浮出水面——临沂中支最近承保的一批临沂港经开区营业货车最近的赔付率飙得离谱,跟此前精算模型预估的轨道完全脱节。我马上把关键对比图整出来,重点圈出那刺眼的偏差,一个电话就拨给了临沂中支的业管经理。电话接通,张经理的声音也有些着急:“我们也正为这事儿头疼呢!最近这批车的报案量,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尤其车损险,事故看着不大,可一修报价动辄大几千上万元,理赔那边压力山大,查勘人手都快转不过来了……”数据是冰冷的,但张经理话里的焦灼,实实在在地传了过来。

实地分析:跑趟现场摸实情

光在办公室看报表不行,我得去机构摸摸实情。午饭匆匆对付两口,我便直接开车去往临沂。下午两点多赶到临沂中支,直奔理赔部。理赔经理老段刚和查勘员开完碰头会,没多客套,他也直接把近期大车理赔记录摆在我的面前:“张老师,您来得正好!您看看这些案子。虽然都是厂区内的小剐小蹭,但新能源货车的配件价格又高,充电桩价值也高,能不影响赔付率吗?”通过对出险地的分析我发现,部分案件其实是发生在厂区外,也与最初报的使用区域不相符。

过程监控:定规矩,走平衡木

傍晚赶回济南,带着系统里发现的异常和老段指出的问题,我连夜把分析思路整理成报告。报告写得直白:临沂中支现在对厂内行驶车辆的承保政策,问题出在太依赖“纸面功夫”(只看行驶证载明吨位),与车辆实际路线严重脱节,对客户提供的风险减量服务不到位,无法有效做到风险减量。

第二天上午,我们和临沂中支的同事召开了专项视频会。报告一放出来,会议室的气氛就明显有点紧张了。“政策要是收太紧,保费任务缺口谁补?”“又是验车又是差异化定价,客户要是嫌麻烦,扭头找报价更

松快的公司咋办?”业务经理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我理解大家的压力,但风险这关也必须把住:“各位领导,咱调整政策,不是要把门关死,是给不同的风险定不同的价格。”随后,我针对落实风险减量服务去展开讲方案,包括要考量车辆到底是在厂区内行驶还是厂区外行驶,车队是否对车辆有实时监控,规范驾驶行为对来年保费的正面影响,道路安全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等,强调要多维度对现有车队进行数据分析、实地风勘及风险减量培训。

稳住阵脚,就是胜利

方案定了,道理也讲透了,接下来,就在临沂中支的厂区车队先试点。接下来的两个月,我隔三差五就盯临沂的数据,而那根向上猛蹿的赔付率曲线,也终于被“摁”住了,开始慢慢往下掉,虽然离我们理想的“安全区”还有些距离,但至少刹住了疯涨的势头。更让人松口气的是,车队十分认同我司提供的风险减量服务,还因此为我们新介绍了不少运营规范、注重安全的优质客户。

临沂中支的这次“警报解除”,就是又一次基石加固,也更提醒你我:身在保险行业,更要时刻对风险保持敬畏,别被保费数字晃花了眼;要舍得在数据和细节里下“笨功夫”,真相往往藏在深处;更要在保费规模、市场压力和风险管控的这根钢丝上,找到那个能走稳的平衡点。这样干,心里才会更踏实!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