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 心存敬畏 夯实责任——锻造“三心”之我见

编者按: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励各地华安人保持学习与思考,在工作中更好理解与践行“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责任之心”,华安保险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常怀感恩 心存敬畏 夯实责任——锻造‘三心’之我见”有奖征文比赛,各地华安同仁结合工作经验、自身见闻,畅谈“三心”感想与思考。本期“耀星河”栏目,我们继续刊登获奖作品,一同分享“三心”之见!
文/凤奕 总经理助理、山东分公司总经理
202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浪潮迭起,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内需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进度加快,保险行业的发展承压也在持续加大,受大环境影响,华安保险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危机和挑战,在总公司正确领导下,在扭亏增盈、风险化解工作小组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新三理”的文化理念,以“打造一家负责任的保险企业”为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筹布局。在“四新文化”引领下,公司发展的理念、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方法和路径基本清晰,风险与机遇一目了然。于山东分公司而言,我一直深入思考的是该如何“打造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我们如何在“三理”指导下,实现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该如何更好落实“四新”要求?从这一认识出发,我认为简单来说,就是常怀感恩,心存敬畏,夯实责任。
一、常怀感恩之心,积善行思利他
《墨子》有言,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我们获得的一切善报,皆源于我们为别人创造的价值。这世上没

有人是一座孤岛,极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而保险的内在机理就是把个人的不确定性风险,分散到集体中去承担,本质上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服务实体,保障民生,是中国保险业诞生之初就承载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险行业的作用日益凸显,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风险减震器,为千家万户提供保障,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保险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国家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保险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作为分公司经营者,我们还需要认真理解、贯彻落实,将总公司发展战略与各地市机构实际有机结合,按照“一司一策”规划,把握机构特色的发展方针,层层落实分解,为公司转型和发展贡献力量。
众所周知,“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我们有没有帮助客户解决痛点或难点?有

没有沉淀下一批忠实用户?有没有融入客户心智?这些是一家企业生存或是存在的价值,也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自然就能够生存下去,并能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但如果没有用心去服务客户,一锤子买卖或者只是简单地通过市场去买业务,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无法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做好客户服务,只凭专业技能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站在客户角度,急客户之所急,忧客户之所忧,真正与客户建立起信任,认真做好每一张保单,以实际行动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心存敬畏之心,恪守合规底线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意思是说,凡是有敬畏心的人,必定立身端正,说话有尺,行事有度。有了敬畏心,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方可行稳致远。作为金融保险业来讲,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风险、敬畏规律,恪守合规底线。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合规管理在保险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和影响愈发重要。依法合规经营不仅是保险业的底线,也是保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保险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部门规章、行业自律规则、企业内部制度以及诚实信用忠诚勤勉的道德准则。
自保险业陆续持续开展治乱象、回头看、内控合规建设年以来,合规内控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一系列新规范和监管举措的发布,也为深入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监管依据,金融行业强监管、严合规,已然成为行业共识,对于分公司内部而言,关键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细化于点,固化于恒。
近三年来,山东分公司定期跟进梳理监管动态,以行业和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镜鉴,全面梳理现行内控体系和操作流程,重新审视分公司在业务管理、合同签署、印章管理、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漏洞,及时整改跟踪落实,持续更新完善内部制度体系,陆续开展了30余次合规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合规教育活动,确保业务、岗位、职责、人员全覆盖,通过加强重点领域案件警示教育,定期梳理问责处罚情况,开展典型案例全员通报,增强规矩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合规文化植根于心,固化于行,融入每一位员工血液中,规范业务操作,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实现业务合规高质量发展。
金融业的监管法律法规既是社会长期以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成果,又是尊重规律的本质体现和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最低要求,目的就是为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导向就是金融要为社会、为客户、为百姓谋利益,为社会进步做贡献。因此,保险企业应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变化,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真正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保险从业人员,主动提升合规意识,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才能满足未来的行业发展需求。
三、夯实责任之心,践行使命担当
对于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就是在集体中的人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大家批判的。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指出的,人类社会的形成源于共同的想象和价值追求。对于华安而言,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就体现在我们的责任文化上,它不仅是华安经营的最高理念,也是每位华安人的人格体现。对于分公司经营者来说,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这不仅意味着对岗位职责负责任,对公司经营结果负责任,对社会义务负责任,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才能将责任意识贯穿工作始终。
曹操在《述志令》一文中写到:“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这句话说的是虚名不重要,重在务实。2021年我到山东工作后,一直提倡、号召、推动山东华安人以责任为先,把务实高效、踏实做事作为工作标准来抓,做好华安的品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华安共同成长。在分公司内部,我们倡导的是,常怀奋斗之心,既不能够小富即安,须知道不进则退,也不能够事到临头却又去孤注一掷,容不得懈怠之心,而应该大胆探索、小心试错。通过不断的复盘来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短板并及时予以改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公司领导提出的:“共同参与华安保险的价值创造,推动华安扭亏为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客户利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全面丰收。
随着“新国十条”的发布,监管对保险行业势必维持强监管态势,未来五到十年里,保险业仍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当前,保险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提升,依靠“违规成本”换取业务发展的时代已然远去。日新月异的行业、日甚一日的竞争和日无暇晷的时间令我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我们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学习兄弟公司和业内翘楚的先进经验,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克勤克勉,再接再厉,实现持续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面挑战,战而胜之,我们必将更加强大!
(本文荣获“常怀感恩 心存敬畏 夯实责任——锻造‘三心’之我见”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