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关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五月 16, 2018/ 0 评论

文珊/车险部副总经理

现阶段,就如何经营车险业务,更好管控经营风险,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等问题,个人认为可从业务规模提升、承保风控、赔付管控、成本管控等方面入手。

一、从业务规模提升方面

(一)股东业务上规模
在商车改革持续深化过程中,中小保险公司经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提升业务销售能力迫在眉睫。对于公司的股东业务,虽经多年推动,但其实业务规模不大。如何切实发动股东资源,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量,同时利用股东关系,一定程度降低销售成本,对于公司承保盈利作用巨大。
(二)电销中心利用商改机会,提高续保率
随着商改三期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针对无折扣下限的地区,电销条线可以考虑通过直接下调折扣系数,使业务流程更加简洁,更利于业务发展。有行业人士评估,车险电销有可能会迎来第二春。建议电销中心可利用此次机会,对于无折扣下限的地区,通过与分公司协商,协助分公司跟进部分续保业务,提高公司的车险续保率。
二、从承保风险管控方面

(一)提升定价精准度

我司的车险定价库建立多年来,虽有过一定更新,但更新范围小,定价基础数据准确性比当前最新数据低,定价维度也较当前最新数据少。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公司需要对自动定价库的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提高自动定价准确性,有效降低赔付率。此外,自动定价准确性的提高,对于提升出单效率,强化人力投入的效益也有积极作用。
(二)紧盯业务结构

业务结构对于保险公司整体赔付率的影响极其重要,需要随时紧盯公司业务的结构,例如机构、交商、客户类别等;不同边际贡献业务的结构,通过结构的及时调整,也可有效管控赔付率。

(三)试行承保风控新技术

1、商用车配合车载设备承保尝试
基于商用车的车载设备,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更新换代,公司目前正在与一些高科技公司洽谈,选定一定样本的营业货车,试行车载设备对于赔付率管控的验证,同时也为营业货车的保险经营积累更多经验。

2、营业货车随车评分项目

随着公司营业货车占比的逐步提升,进一步细化营业货车的风险管控显得更为迫切。前期公司与相关的商用车评分公司就营业货车的风险评分项目进行了多次接洽,后续将对效果进行充分评估后,选择有意向的分公司尝试引入评分项目,以提高我司在营业货车业务上的风控能力。

三、从理赔减损方面

(一)做好人伤管控

人伤案件虽然数量少,但案均赔款高,对整体赔付率的影响程度极大。通过强化人伤案件的管理,为有效管控赔付率发挥积极作用。

1、人伤案件全程负责制

建立人伤案件全程负责制,对于每一个人伤案件,分公司指定查勘人或定损人作为责任人,由其对该案件负责到底,每一个环节的未决变化,都需要进行及时跟进,发现人伤案件的未决金额有疑问的,须做好进一步核实。

2、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做好人伤查勘工作
第一,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利用平台上注册的医护人员从事人伤查勘定损工作;第二,由各分支机构与当地的卫生部门或医院进行洽谈,达成双方合作意向,由其指定的医护人员协助我司完成人伤查勘工作;第三,与当地的寿险公司合作,借力寿险公司的人伤管理员、体检人员等,协助完成人伤管理工作。可考虑给予上述各种方式一定的费用支持,确保分支机构可落地执行。

(二)强化重案管控

1、建立重大案件全程负责制

对于每一个重大案件,分公司指定查勘人或定损人作为责任人,由其对该案件负责到底,对每一个环节的未决变化,需要进行及时跟进,发现重大案件未决金额有疑问的,须做好进一步核实。

2、充分发挥分公司业审会在重案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未决赔款超过一定金额的重大案件,需要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业审会在重案管理中的作用,每个环节的定损金额需要由业审会进行审核,通过业审会的介入,进一步提高机构对重案的重视程度,确保重大案件的数据准确性。

(三)推动并提高小额赔案快捷通道的应用

小额案件对赔付率的影响主要在于每一个案件的查勘成本,因此对于小额案件,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每案的查勘成本。将小额案件尽可能地通过公司的微信自助理赔、一键快赔通道和快速通道去处理,特别是微信自助理赔和一键快赔通道,可以大大减少人员成本。但需要特别注意理赔品质管控,绝不能以牺牲理赔品质来达成快捷通道的转换。需要增加对这些快捷通道赔案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四)建立核价核赔和理算环节的自动审核体系,切实提升自核通过率

在核价核赔环节,无论是修理工时费还是配件价格,考虑建立自动审核系统,通过自核系统,进一步规范工时和配件价格,为有效管理事故车赔款发挥作用。在理算环节,通过自动审核体系,也能做到有效管控风险,减小因人工操作易出错的概率,管控经营成本。在理赔方面应建立自核体系,参考自动核保的经验,在过程中对各规则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持续提升自核通过率。

(五)持续推进复勘和反欺诈减损

1、引进更多新技术

目前市场上反欺诈的各类新技术日新月异,除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反欺诈信息系统外,还可以考虑更多地引进其他新技术,对于反欺诈模型、原理不一致的技术,也可以考虑外挂另一套系统,通过多方努力,切实提高反欺诈工作的成效。

2、更多地与外部专业机构开展合作

针对一些有疑问的重大案件,可以考虑与外部专业机构加深合作。公司内部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外部专业机构达成反欺诈或复勘减损的,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奖。

3、设立专项奖励,重点向直接责任人倾斜

除了对外部合作机构进行奖励,也可考虑对内部员工(发现疑点、组织调查等工作,对减损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六)深化增值税抵扣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各分支机构增值税抵扣工作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建立抵扣奖励机制,参考当地抵扣工作的环境(如文件是否明确可以抵扣),分支机构的推进力度等,按照抵扣金额给各分公司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进一步强化抵扣工作的力度,以达到更大的抵扣额。
四、加强其他后台运营的管控

(一)建立和提升自动两核体系,减少两核人力

通过切实提升自动核保通过率,减少核保人力,减少后台人力费用。通过建立核赔、核价、理算的自核体系,并着力提升自核通过率,可减少核赔、核价和理算的人力配置,降低间接理赔费用。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出单系统,减少出单员人力

提高互联网出单平台的使用人群和频度,减少出单员的人力配置。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