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过情人节

五月 31, 2018/ 0 评论

西式的情人节又一次来临,中国时尚的年轻人已经不用提醒和介绍,大家依据套路,熟练地编发思念短信,到餐厅预订烛光席位,买玫瑰,买巧克力,买写着亲热话的现成小卡片。相比之下,中国的老年人似乎无动于衷,或者不好意思,羞涩度高,消费欲低,怕费钱,反正平常日子干啥,这一天还干啥,好像没有爱,没有情人概念。

说的是“好像”,其实不然。这几天,我受一家出版社委托,点评一部婚姻方面的书籍。书中有两则故事,读后让人对老年人的爱,有新感受。

一则,是沈阳市民高洪涛老人的自述,其重点是赞扬老伴王桂芬,所举事例平凡,语言平实,但字字句句感人肺腑。边读边替王老太太高兴,想象她捧着稿纸,读到老伴的夸奖,该有多高兴。突然就读到这样的段落:“1997年她又患了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症,自己出门后已经不能找到家,不能再做家务了。”“她虽糊涂,不记事,但对我的关心还记在心上。当我俩在大街上走路时她看到水坑、下水道无盖以及有狗粪时还提醒我别踩上。”“每当晚上回家晚时,她在阳台窗户望我回来没有。家里有子女时,她总是在问你爸怎么还未回来?”“现在我家生活很好,可她也不知道享受了。”

看到这里,心中很难受,惋惜。再看书中所附老人59年前的结婚证书,以及证书上的斑斑水渍,肃然起敬。

二位老人从来不过情人节。二位老人天天过情人节。

另一则,是沈阳退休厨师王洪武老人的故事,由其女儿转述:“……父亲母亲上街从不在一起走。父亲说怪难为情的。母亲说:‘老夫老妻的,有什么难为情的?’可是父亲还是我行我素,在母亲后面压阵。有一次,我问父亲,父亲笑了说:‘我能看着你妈走在前面,好好的,心里就舒服,踏实……’”洪武老人说得好!赞曰:

别的老夫妻肩并肩,一左一右。

这对老夫妻脚跟脚,一前一后。

肩并肩亲密,脚跟脚踏实。

肩并肩,可以用中国方式解答:

男左女右。

脚跟脚,可以用西洋方式解答:

女士优先。

有人并不这么想,

他另有一个秘密,

在心里埋藏。

肩膀亲密了,

眼睛麻烦了,

必须请示脖子,

才能看一看对方。

脚跟脚多么快乐,

多么温暖,

能够把目光,

一直

焊在老伴身上。

刘齐/北京

华安保险月刊插图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