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州模式”,深耕产业协同——福建分公司的实践探索与生态共建思考

十月 30, 2025/ 0 评论

丁建峰/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

在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福建分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台州模式”发展战略,以福建省政府“六四五”规划为蓝本,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五大新兴产业,盘活存量资产,以险资支持覆盖新兴产业全周期风险,实现风险分散与绿色经济协同增效,形成“保障+资本”双轮驱动。我们将通过保险端与资管端的深度协同,将“台州模式”与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着力构建“风险保障—资金运用—价值反哺”的生态闭环,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打造地方化发展模式。

一、协同破局,“台州模式”属地化尝试

对于“台州模式”落地,我们结合福建地区的实际以及自身初步实践进行了深度理解与思考:资管端凭借其专业的项目筛选能力和资金渠道优势,主动识别并向保险端提供具有潜在合作价值的项目信息。保险端接

收到这些信息后,充分发挥其属地化经营积累与政府关系网络和国企客户资源优势,尝试介入项目,为保险端提供更多业务拓展目标。同时,保险端通过提前获取更多项目信息提升项目成功率,并尝试更深入地评估项目风险保障需求,挖掘项目线索与市场动态,而后再反馈予资管端,增加资管端项目触点。最终推动资管端与保险端形成紧密协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并实现互利互惠、携手共进的发展成果。

(一)新增项目合作模式探索

以分公司与福州某控股集团及其核心子企业的合作尝试为例,自2023年起,在保险端方面,我司就与其展开了多方面合作,与此同时,我们也敏锐捕捉到资管协同的契机:华安资产与某系企业已在信托专项计划等资管业务中达成合作,这为资管端的介入提供了现实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将保险端跟进的新立项信息同步至资管端,辅助其精准筛选符合标准的项目;另一方面,推动资管端在参与地方投融资时,配套相关保险需求。这是我们立足“点状突破”策略,将台州模式中“风险保障-资金运用”闭环在福建复刻的生动缩影。

(二)存量项目合作模式探索

在协同资管公司走访泉州区域部分投资项目业主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其实部分资管端已有合作项目,也对“台州模式”保险端的运用有了新的理解。以往在寻求新项目合作过程中,保险端的合作重点在于新建工程项目建工险等,而对于资管端的存量合作项目,保险端可更多着眼于项目由在建工程转运营后的运营期保险。同时,运营期保险端的业务开展具有产期性和延续性,对于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除此之外,为更好促进“台州模式”的核心战略,分公司成立非车险专项项目组,聚焦海洋经济、法律生态、校园金融、招投标、学平险领域业务,旨在以政府资源为支点、垂直场景为切口、闭环服务为纽带,不断进行“台州模式”的地方化尝试,形成可复制的地方化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台州模式”落地进程。

二、深化路径,构建双向赋能机制

基于前期在“台州模式”的实践探索,下一步福建华安计划在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积极与资管端提升互动频率频次,建立资管端与保险端的信息共享与项目联动机制,结合前期的探索思考,与资管端形成互惠共利的合作闭环;另一方面,通过深化与政府的通力合作,以定制化服务为核心,提升企业依赖性,沉淀自有客户,并将此模式扩大,增加自身业务规模。

在遵循“台州模式”业务逻辑大前提之下,我们将抛开业务板块、建设状态、项目类型等客观属性,围绕能够提供业务产能,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项目为重点,寻求突破。

三、扎根福建,打造可复制的样板

福建分公司将扎根当地,深入践行“政企协作、产业深耕、生态共建”的战略核心,持续深化“台州模式”的本土化路径,优化政企协作模式,致力于将“台州模式”的精髓与福建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可复制推广的地方化发展模式,向福建各地市推广,并为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