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台州模式”的高屋建瓴,在行动中总结天津推动思路

十月 30, 2025/ 0 评论

韩俊锋/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自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议,李光荣博士首提“台州模式”战略构想以来,随着公司多次宣讲,天津分公司已感知到这是公司实现政企合作、突破性发展的历史机遇,虽对“台州模式”一直处于懵懂状态,但更深知不理解就先坚决执行,在执行中学习总结、逐步提升,才是新领域开荒的正确起点。近期,天津华安人也在坚持:从我做起,快速启动、积极落实,期望能融会贯通落实到位。

“未知”中先学习,整合资料请教解惑

在了解“台州模式”的第一时间,因对细节概念不甚清晰,分公司并没有像以往的常规项目那样快速成立工作小组去推动落实,而是面向所有干部和骨干员工先成立了学习小组,把总公司讲话、初期资料拆解整理,召开数次专项会议一起学习、探讨,收集疑问向总公司求教。

在此过程中,因对整个管理流程不熟悉,分公司率先分析了资管公司注册地天津和平区、分公司注册地河

西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天津的产业集群及相关文件进行全面整理,形成了《天津重点产业集群1.0》版本。按照整合的资料和问题清单,向资管公司、总公司企划运营部多次请教,也对项目轮廓逐渐清晰,为后续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台州模式”筑牢了知识根基,打下坚实基础。

“半解”中先推进,拜访政府初步摸排

在完成对和平区、河西区产业集群及重点企业的梳理后,我们即刻启动向政府的拜访。因担心对“台州模式”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向政府汇报时出现信息偏差,我们再次向资管公司请教,明确了债权、股权、不良资产及不动产等项目的主攻方向和操作尺度。依托与河西区政府既有的良好互动,分公司登门向河西区区长及投促局局长专题汇报“台州模式”的运行逻辑与落地方向,政府方当场给予积极回应,并详细介绍了河西区主导产业图谱及首批潜在合作项目。

通过前期的资料整理和对政府的初次拜访,让我们对模式在津生根信心倍增。

领导亲授生态,归纳总结全面铺开

按照公司重点合作区域的规划,6月7日,华安保险及华安资管的主要领导一行拜访了天津和平区政府领导

及各局主要负责同志,就“台州模式”在天津和平区的落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平区政府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各单位现场提及具体项目需求二十余个,并期盼就这些项目端尽快与我司对接推进。此次会谈意义重大,不仅让和平区政府对“台州模式”有了初步了解,也标志着天津分公司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迈出了重要且坚实的一步,为“台州模式”在津落地按下加速键。

这次拜访工作我全程参与、学习、请教,期间李光荣博士亲自讲授“台州模式”业务生态,使我对该生态的理解愈发全面。次日,我组织分公司全体干部对和平区政府推进的实例和过程进行了复盘和讨论,精准锁定政企协作的靶点,为后续推进打造坚实理论基础。

初步锁定方向,全员探讨项目实践

由于天津属于全国“谨慎投资”区域,政府及城投公司债权目前无法投放,经过分析筛选,相较于“台州模式”,源于本地产业肌理与政策的“佛山模式”或许才是更契合天津、打开合作大门的钥匙。初步锁定方向后,分公司迅速行动,以联动政府寻找优质企业和项目为主要思路,重点通过政府、银行宣传“台州模式”寻求合作企业和项目,同时通过“台州模式”思维导图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晰把握“台州模式”的核心要点和推进路径。在全员的积极参与下,我们对初筛的3个项目进行尝试性申报,在申报过程中继续提高认知、熟悉流程,加强分公司自身的项目筛选能力。

目前,除了正在推进的天津和平区、河西区政府的合作,分公司也即将与天津市南开区、西青区、红桥区、东丽区等政府推进合作共建项目,并计划着重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合作与落地。随着经验的总结和能力的提高,期望通过“转介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质合作目标。

认识难得机遇,谋求模式助力发展

“不理解坚决执行、理解中结合实际创造性执行。”在“台州模式”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这句话的深远含义。对于陌生领域的推进,更是要先行动起来,在推进中学习、在行动中总结,打破意识边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助力整个公司实现突破。

在拜访政府、初步筛选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在目前国际局势复杂、国内经济形势困难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优秀企业获取融资十分困难且渴求资金的特殊现状。这让“台州模式”的战略价值豁然明朗——它以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驱动保险长期资金与耐心资本精准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构建不可替代的生态闭环,在正好击中分公司“生态弱、存在感低”的痛点。

从0到1是最困难的一步,天津分公司将不断推进,也希望公司能不断总结成功经典经验并持续开展培训,让分公司多借鉴学习。天津分公司将利用大型保险集团公司内部协同性差且主攻大型项目的差异,把天津的产业禀赋优势转化为“一企一策”的保险资管组合拳,以生态定制力破局同质化竞争,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与风险保障,把“资管”做成“产业合伙人”而非“财务投资者”,让“台州模式”在天津焕发更大活力,真正实现从“服务边缘”到“经济腹地”的跨越。我们也会通过政府的统筹推介力量,继续在行动中总结天津自己的推动思路,将不理解坚决执行的魄力转化为理解后创新的智慧,谋求尽早实现突破。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