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警示
夏志琼/辽宁
素有“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温州,在“民间借贷风波”中倒下的企业不仅有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也有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直至“出事”前仍在正常生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背后,其实有很多东西能够给我们以警示:
警示之一:
创业和守业精神不能缺失。目前在温州,商业精神正取代工业精神。前者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后者以做出什么成就为傲,即便当时零售一个打火机利润只有一角,一枚纽扣的利润只有几厘钱,温州人也要把它们卖到全世界。而当靠主业积累下来的资本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并且一股脑地投入资本市场以及楼市时,危机就已经潜伏了。
温州已然从一个以实业为本、踏实致富的经济形态,转变为一个投资兴旺、浮躁逐利的经济形态。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温州资金不仅热衷于炒房,而且炒煤,炒虫草,炒股票、黄金、艺术收藏……热钱的触角可谓向四面八方伸展。
温州现在发生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危机,其实早已经埋下了伏笔。食利者的获利源头来自于实体产业,如若企业因无法消化高企的财务成本而倒闭,那么预期中的高利息回报必然沦为“无本之木”。更何况,前期高利贷的获利示范效应吸引了许多实体资金转道加盟,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民间借贷越来越像一座空中楼阁。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其间的风险就犹如多米诺骨牌般扩散开来,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安定形成重创。
警示之二:
必须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有客观存在的必要,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民间借贷只能疏导而不是封堵。如果把民间借贷一棍子打死,会加速剩余中小企业的死亡。因此应该尽快促使民间借贷合法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小型的银行和贷款公司,同时控制合理利率。要破除国资垄断领域的篱笆向民资敞开大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实业,而民资实力的壮大也会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减弱对外部融资的倚重。同时需要提及的是,如若在金融领域引入更多市场化因子,中小企业银行借贷难的老问题将随银行资本多元化迎刃而解。届时,民企缺血之痛缓解、正规借贷渠道畅通,民间高利贷也将失去存在土壤。
警示之三:
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监管部门要肃清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中国的监管体制为了适应民间的发展,也有必要从‘单线多头’的监管向‘双线多头’式的监管转变,应该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在地方政府这一级建立单独的监管机构,来对区域内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监管。”“要让民间借贷监管处于阳光下,并借此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同时,降低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门槛,赋予民间借贷一定的法律地位,并将其纳入到正常的金融监管中,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的出路。”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如是说。
目前关于借贷的法规仍只有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和若干通知、解释,关于民间借贷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不过,由央行起草、参考自香港《放债人法例》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该法案通过后,将会以国家立法形式使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合法化,如执行得力,相信将打破目前信贷市场所有资源都被银行垄断的局面。
警示之四:
警惕实体经济及银行受冲击。虽然本轮民间借贷的疯狂乱象应该不会造成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仍需要警惕实体经济和银行受到冲击,以及银行“变相放贷”的暗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参与民间借贷者众多,包括很多受利益诱惑而委托贷款方式投向民间借贷的上市公司,这种行为必将危害整个实体经济基础,而委托贷款等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容易在此过程中蒙受损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周子衡认为,形势不容乐观,目前银行控制资金的灵活程度比以前更大,游走表外业务,这期间有些资金流向了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则把利率炒得很高,一旦实体经济放缓,信贷危机可能会发生,但不是通过商业银行体现出来,而是通过影子银行或银行表外业务来体现。
警示之五:
政府部门必须做好服务工作。中小企业是地区发展的原动力。各级政府必须从强化服务、化危解困、协调融资、防范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出台政策措施、加强风险预警,降低企业的负担。要督促各类银行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强化银行特别是大中型银行的社会责任。按照新的企业划型标准,明确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和增速要求,并加强统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清理银行不合理收费和保证金存款要求,查处违规行为,切实降低企业信贷资金成本。
温州危机折射了中国当下经济的困局,越来越多的民间中小企业放弃实业,转向投资虚拟经济,从资本泡沫中寻找回报,这无异于火中取栗。温州商人投机逐取暴利,迷恋虚拟资本游戏,固然值得拷问,但政府部门更应该思索,如何打击热钱爆炒,引导广大企业业主保持创业激情,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保驾护航。而要预防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及危害,单纯的取缔和打压不是办法。监管层应尽快将民间借贷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其引导和规范,尽快让新版《贷款通则》等法律规范出台,明确统一的监管部门。此外,还需尽快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理顺资金价格关系,改善居民的投资渠道。